我们经常感觉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,总是感觉有好多事情要做,永远好像也做不完的感觉。
因此,“没有时间”成了我们的口头禅,有时候是实情,但也有可能是借口。当自己不想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我们就会以这个理由去拒绝;但是也有这样的理论:工作会自动膨胀,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,说明时间是自己花完的,就像钱一样,自己花着花着就没了。
时间管理,只是会让我们越来越快
时间管理,确实是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,但是这只是一种表象的提高,是技术层面的解决问题,但是还是没有解决我们的根本性问题:为什么自己总感觉没有时间。因为这个只是在安排时间,将时间进行分割,细化来适应我们的工作和生活。
工作要快,但是生活要慢
生活本来是有快有慢的节奏,而不是一快到底。李欧梵教授提到这样的观点:我们应该每天留一些时间来自己去思考“面壁”,在私人空间里,静静得去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,让自己心中的小人打架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不随波逐流;而对于工作上面的事物,需要快捷、干练的手段去处理。
提高时间的使用深度
社会学家曾发现一个”时间悖论”:半个多世纪以来,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在总体上是呈现增加的趋势,但人们在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。The more you have of it, the less you see.
心流指人全情投入于意见事中的状态,当它发生时,人心无旁骛、全神贯注,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,自然会获得满足感,此时,时间的使用深度就得到高度的提升。
如何获得高质量的休闲呢?
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: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,对待自己的爱好,要保持郑重的态度,并坚持自己的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