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是“精益创业”,而其中有个关键的概念“最小化可行产品”。
它体现的是“构建-测量-学习”的循环式的过程。类似在平时我们希望上交一份比较优秀的答卷的时候,我们总是先建立一个最基本的版本,而后再根据市场需求来不断地修改,进行修正。
精益创业的价值在于,在动态演化的市场里,找到一种可操作的适应市场的方式。而在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过程中,我们都是在进行周密、系统的规划后,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部分,最后再构建出精致的成品。然而即使在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后,再到论证、规划、测试,等到产品的发布,所形成的产品也不一定能适应新的市场。
因此,及时推出适应市场产品的关键性就体现出来了。当然,如果市场的演变不大,那也不必去使用精益创业的模式。
一个人的“最小化可行产品”是什么?
人生类似于一个不断演化的创业,我们面临着不可知的未来,哪怕我们已经做好了计划和准备,但是还是可能无法适应变化的世界。那为什么不借鉴精益创业的方法呢?推出属于自己的一个最小化的可行性产品呢?
产品:是一种结果,是对原料的结构性整合,产品能被别人使用和检验,能对世界产生影响,使人受益,同时,它应该也是一种媒介。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框架来理解,就可以去分析,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,什么才是自己向外宣传的能力或专业化产品了。
我们永远无法准备好
“先做好准备再上场”的思想有一个问题:我们无法做好万全准备,总有我们无暇顾及的问题。当我们先做出一定的东西的时候,我们的思路才可能更清晰。
把评判当做一种信息来对待
我们可以将外界的反馈分为三类:正面肯定、否定和批评、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。我们总是习惯反对别人的意见。
一方面,我们怯于将自己的产品发布给外界,怯于将自己的产品分享给别人,这是一种自卑的表现;一方面,当自己的观点、产品暴露在大众的目光下,我们虚心接受评判和提示之后,我们的产品才能进步的更快。
对产品不断修正
精益创业的最后的关键是,在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。这一步说起来容易也困难:容易是因为我们在前期已经将需要改进的信息获取了,只需要按照我们收集的信息来进行针对性修改;困难是因为我们有没有勇气去走出那一步,这最关键的一步,因为只有自己采取措施,自己的产品才会有所改变。
如果我们希望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过人生,需要做到这三点:
1. 克服”过度准备“的惯性,向前一步,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;
2. 克服”自我防卫“的心态,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核;
3. 克服”沉没成本“的固执,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