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主动构建知识
提问在我们的学习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。如果我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不提问,学习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:
订立计划
实施学习
回顾和整理,对笔记进行整理,或者画出一张思维导图,将知识结构进行整理。
其实,很多人在做到上面的三点就很了不起了。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,只是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,只是将书本上面的知识放进脑子了,而并没有用上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构建体系。
2.打开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
罗素在他的《人类的知识》中写道,一个人求知的历程,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被无爱笼罩的高山,刚开始只能看见轮廓,走近的时候,才看清整座山,才感觉到山的高大。
问题就像是向导,引领着我们去接近。我们应该去多想项四个问题:
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,我已具备了哪些知识?
这个问题是对我知道我知道这一问题的回答,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应该是最熟知的;
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,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?
这些知识对原有的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挑战?
这个问题是对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的回答;
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,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,我可以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获知?
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,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,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,同时值得自己长期去探索的?
第四个问题是最为特别的,因为它可能变成一项长期任务,值得每一个学习者去深入研究。
这两天看到这样的观点:学习要把握四点:
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,越牢固越好,最好的效果就类似于卖油翁那样的熟练程度;
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,当自己有何看法或想法的时候,积极做出假设,但是在验证的时候保持严谨的态度,对验证的要求越高越好;
在一二点做好之后,可能在前进的过程中,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,这个时候,就应该主动去和人交流,与人探讨,切忌闭门造车;
博览群书,知识面需要进行扩展,在知识体系交叉的时候,许多新的知识会对自己的研究产生新的思路
也向大家推荐另一本书,《学会提问,批判性思维指南》